安慶教育網(wǎng)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jīng)中國古代占星術大全-開元占經(jīng)全文及白話文詳細信息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twomenandamop.com

開元占經(jīng)全文及白話文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jīng)中國古代占星術大全 

中國古代天文學著作。全稱為《大唐開元占經(jīng)》,瞿曇悉達撰。編纂成書的時間在唐開元六年(公元 718年)至開元十四年之間。
開元占經(jīng)
此書唐以后一度佚失,至明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歙縣人程明善偶然于古佛腹中發(fā)現(xiàn),始又得以流傳。目前除《四庫全書》本外,通行的為道光中恒德堂藏版巾箱本。日本也有古抄本。全書 120卷。書中有關于天文星象和各種物異等多方面的大量占語。其天文內(nèi)容有名詞解釋、宇宙理論、日月五星行度、二十八宿距度、石氏、甘氏、巫咸氏三家星官名稱、度數(shù)等;還介紹了修書時施行的《麟德歷》與瞿曇悉達所譯印度《九執(zhí)歷》以及從古六歷到《麟德歷》共16種著名歷法的積年、章率等基本數(shù)據(jù)。書中搜輯唐以前的天文、歷法資料及緯書甚多。如張衡的《靈憲》、《渾天儀圖注》,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星經(jīng)等。已散佚的古書中的不少資料,靠《開元占經(jīng)》的輯錄,才得以保存下來。例如今人所研究的《石氏星經(jīng)》中 121個恒星的赤道坐標,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現(xiàn)流行本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天文學明著。本書的全名是《大唐開元占經(jīng)》,作者是瞿曇悉達,成書時間約在718~726年之間。唐朝以后,《開元占經(jīng)》一度失傳,所幸在明末又被人發(fā)現(xiàn),才得以流傳。本書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歷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歷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數(shù)據(jù)。在書中,各種物異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術語很多。本書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價值。

《開元占經(jīng)》 - 中國古代的一部天文學明著

《開元占經(jīng)》,一名《大唐開元占經(jīng)》,清人又或名《唐開元占經(jīng)》,是唐代瞿曇悉達主編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瞿曇悉達祖籍印度,其先世由印度遷居中國。關于他本人的生平史料傳世很少。在《開元占經(jīng)》卷一中記載,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瞿曇悉達奉敕作為主持人,參加修復北魏晁崇所造鐵渾儀的工作,并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完成。在《舊唐書?天文志》中又記載有,瞿曇悉達于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奉敕翻譯印度歷法《九執(zhí)歷》。這部歷法后來被錄入了《開元占經(jīng)》,至于瞿曇悉達何時編撰《開元占經(jīng)》,史無明文。但據(jù)今人薄樹人考證,瞿曇悉達大概在開元二年二月之后奉敕編撰《開元占經(jīng)》的,至于編成時間,則不會早晚于開元十二年。 《開元占經(jīng)》全書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關于宇宙理論的論述;卷三至卷九集錄了古代名家有關天體的狀況、運動、各種天文現(xiàn)象等等方面的論述,以及有關的星占術文獻;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錄了有關各種氣象的星占術文獻;卷一三主要抄錄了唐代李淳風撰的《麟德歷經(jīng)》;卷一四講算法,《九執(zhí)歷》就錄在這一卷內(nèi);卷一五集錄了從先秦古六歷到唐代神龍歷為止共二十九種歷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數(shù)據(jù),卷一六至卷一一則是講星圖,不過書中并沒有圖象,而是用文字介紹今測恒星位置與舊星圖所載之不同;卷一一一至卷一二是集錄古代各種有關草木鳥獸、人鬼器物等等的星占術文獻。
那么,《開元占經(jīng)》究竟有多少內(nèi)容值得我們珍視呢?簡而言之。

《開元占經(jīng)》 - 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開元占經(jīng)》保存了中國最古老的關于恒星位置觀測的記錄。在卷六十至卷六十三有關二十八宿星占和卷六十五至卷六十八有關石氏中、外官星中總共給出了一百二十一顆恒星的赤道坐標位置(其中有六顆星的數(shù)據(jù)在今傳各本中已佚失)。這種赤道坐標和現(xiàn)代天文學上所使用的赤道坐標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這一百二十一顆星的坐標構成了一份我國最古老的星表,研究者名之為“石氏星表”。
(二)《開元占經(jīng)》中保存了可能是世界最早木星衛(wèi)星的肉眼觀測記錄。在卷二十三有關歲星(木星的古代名稱)占中有一段甘氏的論述:“單于之歲,歲星在子。與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側,是謂同盟。”意思是說,在單于歲那年,木星運動到了這一天區(qū),早、晚和虛、危二宿共升共落。這時的木星看上去又大又亮,而在它的邊上仿佛有一顆小的紅色的星,這個現(xiàn)象稱之為“同盟”。甘氏的這個發(fā)現(xiàn)是在公元前364年,這比伽利略在1609年發(fā)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木星衛(wèi)星早了近兩千年。
(三)《開元占經(jīng)》保存了石氏、甘氏和王咸三家星官的原來面目。星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恒星命名形式。一個星官是一個恒星組合,其中的星數(shù)多寡不等,少到一顆,多到數(shù)十顆。一組星起一個名字,如北斗(七顆星)、牽牛(六顆星)、天官(一顆星)、羽林軍(四十五顆星)等等。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有許多流派,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星官體系,彼此略有差異。三國時代時有吳國的一位太史令陳單曾把古代主要的三家官體系——石氏、甘氏和王咸的,并同存異,組成一個二八三個星官包含一四六四顆星的完整體系。這個體系被后世接受,成為中國傳統(tǒng)的恒星命名系統(tǒng)。由于陳單綜合的成功,反使原來的三家星官逐漸不為世人所知。全賴《開元占經(jīng)》保存了原來三家各自的組成情況,才使后人得以知曉這三家星官的原貌,從而為中國星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四)《開元占經(jīng)》中有很高科學水平的關于日蝕現(xiàn)象的論述。卷九中錄有西漢天文學家劉向的論斷:“日蝕者,月往蔽之。”這是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解釋了日食發(fā)生的原因。同卷中還引有與劉向同時代的一位星占家京房對古代日食觀測方法的記述:“日之將蝕,……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边@段記述表明,當時已發(fā)明了預報日食的方法,但在時刻計算上還比較粗疏,因此,耐心的天文學家借助了一盆水使觀測者專注的目光從長時間向上仰視刺目的太陽光本身轉(zhuǎn)變?yōu)樽匀晃⒏┯^測刺目程度較低的水中太陽像,從而可以大大減輕觀測者的痛苦和疲勞。這個觀測方法的發(fā)明大大提高了觀測日食的能力和質(zhì)量。此外,《開元占經(jīng)》還集錄了日全食時人們看到的太陽外層的一些有關現(xiàn)象,如日珥和日冕。
(五)《開元占經(jīng)》記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學家有關宇宙結構和運動的認識,而且其中有一些是僅見于此書的。如后秦天文學家姜岌訴《渾天論參難》,梁武帝在長春殿召集群臣討論天文、星象的記載,以及祖恒對姜岌的批評等等。這些論述在《開元占經(jīng)》之外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影跡。還有些論述在別的古書中雖也有所記載,但是《開元占經(jīng)》所錄卻更為詳盡。如對祖恒的《渾天論》、陸績的《渾天象說》等的記載都較《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等所記為詳。所以,集中記述宇宙理論的《開元占經(jīng)》卷一、卷二,乃是研究中國古代宇宙觀史的學者所必讀之書。
(六)《開元占經(jīng)》卷一三主要介紹了《麟德歷經(jīng)》!恩氲職v》是初唐天文學家李淳風所編。該歷繼承了隋代劉焯《皇極歷》的成就,并在天文數(shù)據(jù)和一些數(shù)學計算方面又有許多進步。它是我國歷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述,但這二書所載錯訛特多,且互有差異。因此瞿曇悉達所錄的《麟德歷經(jīng)》對于《麟德歷》的整理研究工作具有很大參考價值。(七)《開元占經(jīng)》卷一四中記錄了印度的數(shù)碼,提出了“”的符號。這是中印數(shù)學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資料。
(八)《開元占經(jīng)》卷一四中還主要記載了《九執(zhí)歷》術文。《九執(zhí)歷》是一部印度歷法。九執(zhí)是指日、月、五星這七個天體和羅、計都二顆“隱星”,羅、計都實際上并不是星,而是天球上月亮軌道與太陽軌道相交的兩個交點。印度天文學家中把它們看作“隱星”)!毒艌(zhí)歷》原來面目如何,已無可考。《開元占經(jīng)》所載主要是有關日、月運動和日、月食預報的計算方法。印度天文學曾經(jīng)受到希臘天文學的影響,在計算天體運動時采用了黃道坐標系和幾何學方法,和中國之采用赤道坐標系及代數(shù)方法大不相同!毒艌(zhí)歷》中的基本天文數(shù)據(jù)中有若干較之中國略有遜色,但其方法和概念也有許多長處。例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一直沒有分辨出太陽運動的近地點和冬至點、遠地點和夏至點的區(qū)別,而《九執(zhí)歷》則定出遠地點在夏至點之前十度,這是符合當時天文實際的。又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不考慮日、月和地球之間直線距離的遠近變化問題,所以在日、月食的計算中是有局限,《九執(zhí)歷》則有推算月亮視直徑大小變化的方法,較中國古代歷法有所進步。此外,《九執(zhí)歷》中引進了三角學里的正弦函數(shù)算法和正弦函數(shù)表,這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中也是一個新事物。總之,《九執(zhí)歷》的傳入乃是中國與印度科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的價值都只有《開元占經(jīng)》才能為我們提供評價的具體依據(jù)。
(九)《開元占經(jīng)》記錄的古代歷法基本數(shù)據(jù)對《二十四史》中的有關記載有所補充!抖氖贰分杏卸嗖渴窌儆小皻v志”或“律歷志”卷,記載有關時代所用歷法的種種情況,但由于各種原因,有些歷法留下來的記載很少,而《開元占經(jīng)》卷一五“古今歷積年及草率”中所記有不少可為史書資料作補充。例如,晉代北涼地方行用的趙匪攵《玄始歷》是一部重要的歷法。它首先改革了古代歷法中十九年里安排七個閏月的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六年中安排二二一個閏月的新規(guī)律,由此促進了古代歷法中朔望月和回歸年時間長度數(shù)據(jù)的精確性的提高?墒沁@個歷法在古書中記載極少。只有《開元占經(jīng)》中記述了這個歷法的一些基本天文數(shù)據(jù),才使我們對它有所了解。又如漢代太初歷以前有所謂古六歷,后人只知它們都是一種四分歷,但它們的歷元是哪一年,卻僅見于《開元占經(jīng)》。此外,還有隋代劉孝孫的歷法,張容的《開皇歷》等,在《開元占經(jīng)》中都有可以補充《隋書?律歷志》中所載的資料。
(十)《開元占經(jīng)》中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據(jù)初步統(tǒng)計,《開元占經(jīng)》中摘錄有現(xiàn)已失傳的古代天文學和星占學著作共約七十七種,緯書共約八十二種。這些佚書在其他古籍中間或已有記載,但完全不如《開元占經(jīng)》豐富。如有關緯書,明代曾有一位學者孫玨從許多唐宋古籍中輯錄出一部緯書輯佚集,題為《古微書》。然而,自《開元占經(jīng)》重新發(fā)現(xiàn)后,清朝人所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等所輯緯書篇幅超出了《古微書》好幾倍。至于天文學和星占學的著作,則還沒有人全面重新輯佚過。此外,《開元占經(jīng)》中還摘有若干現(xiàn)已佚失的經(jīng)學、史學和兵家著作?傊,可以說,《開元占經(jīng)》作為保存古代文獻的著作來說,稱得上是一座寶庫。
除了以上十項之外,如果用不同科學學科來檢驗,肯定還可以發(fā)掘出新的令人驚異的科學內(nèi)容?傊堕_元占經(jīng)》的科學價值是不容低估的。
《開元占經(jīng)》自撰成以后,傳世極少。這是因為書是一部以星占術為主的書,宣揚天命論的本身及篤信迷信的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把它視為高度的機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話,結合天上的天象,來“妖言惑眾”,危及自己的統(tǒng)治,所以本書在唐、宋時代就流傳極少。宋以后即無記載,當已失傳。甚至連明代的皇家天文臺也無藏本。直到明神萬歷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縣有叫程明善的學者,因給古佛像布施裝金,而在佛腹中發(fā)現(xiàn)了一部抄本。當今傳世較廣的是道光年間的恒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來,臺北出版了文淵閣藏本《四庫全書》影印本。中國書店也于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中缺6個)。這部書對于中國天文學史的研究很有價值,其所錄《九執(zhí)歷》則是研究印度古代天文學的珍貴資料。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twomenandamop.com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jīng)中國古代占星術大全-開元占經(jīng)全文及白話文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免費提供課件、試題、教案、學案、教學反思設計等備課資源。數(shù)百萬資源,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成人教育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
免責聲明 :本站資源版權歸原著作人所有,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主辦 站長:此地宜城 郵箱:yrqsxp@163.com  QQ:290085779